为了建立沿海沿江与区域洪涝潮耦合精细预报,搜集了太湖流域(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生态示范区)、里下河地区、巢湖流域及滁河流域四个示范区的水文、降雨资料作为数据输入,构建了太湖流域(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生态示范区)流域-区域-圩区嵌套的水文水动力模型、里下河地区湖泊-河道-圩区-潮位耦合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巢湖流域山丘区-平原区-湖区-圩区-长江潮位耦合的水文水动力模型、滁河流域山丘区-水库-行蓄洪区-长江潮位耦合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并输出了代表站的水位、流量数据,为研究沿海沿江与区域洪涝潮耦合精细预报提供了数据支撑。
采集时间 | 2016/06/01 - 2020/09/30 |
---|---|
采集地点 | 长江下游典型站点,沿江沿海区域 |
数据量 | 400.3 KiB |
数据格式 | *.xlsx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10m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1小时,24小时 |
坐标系 | WGS84 |
搜集了潮位站:芜湖站、徐六泾站逐时潮位数据,数据时期为2020年期间。
搜集了水文站:大通站逐日水位、流量数据,数据时期为2020年期间。
搜集了巢湖流域雨量站:肥西、合肥、厥店、开城桥、缺口、施桥镇、桃溪、五显、秀芙、长临河站逐日降雨数据,蒸发站:巢湖闸、董铺、龙河口站逐日蒸发数据,数据时期为2020年间。
搜集了滁河流域雨量站:城西、八斗岭、大马厂、黄栗树、来安、水口、乌衣、晓桥、自来桥站逐日降雨数据,蒸发站:滁州、葛塘、黄栗树站逐日蒸发数据,数据时期为2020年间。
搜集了里下河流域流量站:高港闸站、江都东闸站逐日流量数据,水位站:安丰、宝应、兴化、高邮、埠宁、射阳站逐日水位数据,雨量站:宝应、滨海、川东港闸、大丰闸、丁埝、临泽、沈灶、泰州、盐城、新洋港闸站逐时降雨数据以及流域平均蒸发数据,数据时期为2017年间。
搜集了太湖流域水位站:澉浦、高桥、浒浦、江阴、金山咀、芦潮港、三江营、吴淞口、盐官、杨林、乍浦、镇江站逐时水位数据,雨量站:常州、陈墅、崇德、大浦口、洞庭西山、双舍、无锡、吴淞、宜兴、祝桥站逐日降雨数据,蒸发站:德清、洞庭西山、对河口水库、赋石水库、横塘村、嘉兴、青阳汇、太湖流域平均蒸发、宜兴、站逐日蒸发数据,数据时期为2016年间。
计算了巢湖流域无为、缺口、忠庙站的逐日水位数据,桃溪、撮镇、板桥河站的逐日流量数据,数据时期为2020年间。
计算了滁河流域襄河口、襄河口、赤镇、滁州站逐日水位数据,高亮集、滁州、晓桥、全椒站逐日流量数据,数据时期为2020年间。
计算了里下河流域兴化、射阳镇、阜宁(射)、建湖站逐日水位数据,数据时期为2017年间。
计算了太湖流域太湖、王母观、杭长桥、常州、无锡站逐日水位数据,太浦河枢纽、望亭水利枢纽、十一圩港闸、盐官下河枢纽逐日流量数据。
(1)对于站点潮位、流量、水位等原始数据,存在重复值、异常值、错误值及缺失值,进行数据的清洗,统计清洗后数据缺测率;
(2)计算数据来源由洪涝灾害多元信息分析与智能调度决策支持平台所构建的四个典型示范区模型;
(3)巢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概况:将巢湖流域整体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进行概化。将山丘区划分为231个子流域,总概化面积达9008km2,各子流域内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产汇流计算。平原区模型依据内部流域边界将平原区概化为7个水利分区。龙河口水库、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黄陂湖、东大圩采用零维模型进行概化,对于流域内河道,本文采用一维水动力模型概化;
(4)滁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概况:模型共概化108个圩区(包含荒草二圩、荒草三圩、蒿子圩、汪波东荡4个蓄滞洪区),模型考虑了包括滁河干流、来安河、清流河、长江等在内的25条河道,采用一维河道模型进行计算。此外,模型在平原区还概化了10座用于控制滁河上下游及其与对江外排水量的堰闸,均依据控制条件进行控制并使用闸坝工程模拟算法进行计算;
(5)太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根据太湖流域平原河网的特点,将流域内影响水流运动的因素分别概化为零维模型(湖、荡、圩等零维调蓄节点)、一维模型(一维河道)和联系要素(堰、闸、泵控制建筑物等)三类模型要素。联系要素包括水闸、船闸、涵洞(立交)及泵站等工程,联系要素的上下游都设有节点,节点之间的水位差与产流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堰流公式及运行方式。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概化包括:概化河道(段)1483条;计算断面4274个;节点116个,其中边界节点105个,调蓄节点76个;控制建筑物(闸、泵等)168个;
(6)里下河地区水文水动力模型概化情况:里下河河网模型概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河网水系概化;湖泊、水库概化,水利工程概化;降雨径流分区的概化;圩区概化。按照河网概化要求,对区域内河道、湖泊水库、水利工程、下垫面等基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概化和处理。按照滞涝圩调度顺序和原则,在滞涝圩与河道间(圩区联系)及滞涝圩间设置联系要素(圩圩联系),并按照调度原则设定控制条件。共设置联系要素380个,其中圩区联系218个,圩圩联系162个。
(7)模型共享联系方式:yuyue.hhu@gmail.com
经数据清洗、补缺后的水文无缺测,且模型计算结果可靠。本数据集可作为沿海沿江与区域洪涝潮耦合精细预报的可靠基础数据。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21YFC3000100 | 长江下游洪涝灾害集成调控与应急除险技术装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太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输入输出数据集 | |
2 | 巢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输入输出数据集 | |
3 | 滁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输入输出数据集 | |
4 | 里下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输入输出数据集 |
# | 类别 | 标题 | 作者 | 年份 |
---|---|---|---|---|
1 | 论文 | 河网地区洪水预报模型开发及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应用 | 陈钢,赵艳红,王船海等 | 2024 |
2 | 成果 | 防洪排涝一体化精细预报模型系统软件 | 河海大学 | 2024 |
3 | 成果 | 复杂河网水利工程调度模型软件 | 河海大学 | 2024 |
4 | 成果 | 云计算模型服务决策支持系统 | 河海大学 | 2024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