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为1954-1980年南小河沟流域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杨家沟、董庄沟及十八亩台3个蒸发量观测点的逐日水面蒸发量。小型蒸发皿口径20cm,每日8时观测一次,封冻期间每五日观测一次。蒸发皿的蒸发量用同规格雨量杯或专用台秤观测。蒸发皿的原状水为20mm,在前一天8时用量杯盛水20mm,注入皿中经24小时后将皿内剩水倒回量杯中,其减少量即为本日的蒸发量。
采集时间 | 1954/01/01 - 1980/12/31 |
---|---|
采集地点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南小河沟流域 |
海拔 | 1050.0m - 1423.0m |
数据量 | 1.5 MiB |
数据格式 | Excel表格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分 |
坐标系 |
观测后再换清水,使皿内保持20mm的水量。皿内有雨水降入时,应在观测记录时减除降水量即得该次实际蒸发量。当皿内有冰时,应用称量法观测,将皿内注入20mm清水,在台秤上称其重量(g),将台秤刻度定在注入20mm水的重量处,观测日,将蒸发皿(含冰)放在台秤上,用雨量杯向蒸发皿加水,至台秤持平,加入水量即为累计蒸发量。
1)如果算出蒸发量为负值,则一律记为“0.0+”。 2)因在规定的观测时间内蒸发皿结冰,而改在不结冰的时间进行观测之日,应在蒸发量数值右侧加“B”符号。 3)结冰期内,如果几天观测一次蒸发总量,则应将总量填记在观测之日的格内,在停止观测各日的格内填记“↓B”符号。但跨月者,应按日数的比例,算出分配到前月的蒸发量,记到该月末日格内,再以蒸发总量减前月的蒸发量,算出分配到后月的蒸发量,记到观测之日格内,两个数值均加分列符号“Φ”,其余各日均填“↓B”符号。 4)观测资料缺测时可进行插补,但插补的时间在一旬内不得超过3天。 5)非结冰期间,因故缺测时,如果其后开始观测日的观测值内包括全部缺测日的蒸发量,不加结冰符号。 6)一月内有合并、分列数值者,仍当作资料齐全,月蒸发量不加括号。 7)一月内有合并数值者,以每一合并期间的总量除以相应总日数,算出该时段的平均每日蒸发量,参加月最大、最小的挑选。如当选为最大、最小时,应加括号;如果不是这种平均值而是其他数值当选为最大、最小时,一般也应加括号;只有能判定其确为月最大、最小时,才不加括号。 8)去冬今春的初冰、终冰日期栏填记从前一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期间里蒸发皿内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结冰的日期。今冬初冰日期栏填记从今年7月1日至年末的期间里蒸发皿内第一次结冰的日期。
观测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四级人工校核,分别是制表,初校,复校,审核,以确保数据质量。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逐日水面蒸发量表.zip | 48.7 KiB |
2 | 降水量摘录表.zip | 900.2 KiB |
3 | 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表.zip | 320.8 KiB |
4 | (效)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三、四).zip | 197.4 KiB |
5 | (效)逐日蒸发量和逐日土壤蒸发量表.zip | 29.1 K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4/11/05 06:09 | 袁* |
用于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人地协调的黄土重大工程灾变防控研究”(No.41790445)的研究工作
|
2 | 2023/09/27 01:05 | 宋*玉 |
收集区域基础数据资料,用于区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研究,辨析产流机制在黄土高原可能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及趋势性。
|
3 | 2023/08/28 17:19 | 赵*欣 |
当前世界最大的黄土大塬-董志塬地处黄河中游粉质黄土分布区,是黄土高原最大、最为连续的塬面,也是黄土高原重要的多沙粗沙区。如今,黄土塬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塬面破碎化和分解问题,董志塬正面临塬面萎缩、生态环境脆弱、水文水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为了分析固沟保塬工程在黄土塬区的效果,我们准备使用SWAT模型对南小河沟流域进行模拟以及通过CMIP6数据集预测未来的径流和侵蚀。
|
4 | 2023/03/31 23:36 | 刘*光 |
本人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涉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该项目主要针对目前缺少一个综合性指标来评价黄土高原水保事业的发展程度及质量,亟需这样一个指标来协助指导水保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贵站的数据支持。
|
5 | 2022/11/18 04:59 | 郭*雪 |
论文题目: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水沙过程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论文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控制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大规模的植被恢复使得地表植被盖度大幅提升,极大地影响了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探究植被恢复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可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人工植树造林的杨家沟流域及相邻植被自然恢复的董庄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长时间序列实测气象水文数据资料,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流域降水、径流和输沙的变化特征,基于GeoWEPP模型对不同降雨类型的侵蚀产沙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降雨的侵蚀产沙空间分布格局,阐明小流域植被恢复对径流、输沙及水沙关系的调控,辨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及不同水土保持治理阶段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田鹏
|
6 | 2022/05/04 03:01 | 毛*闻 |
论文题目:黄河中上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水分有效性对植被变化的定量响应研究
论文摘要:植被变化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机理不仅是生态学与水资源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与生态恢复和保护相关的重要应用课题。近几十年来,国家先后启动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多以植被恢复与重建为依托,以期带动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的良性发展。然而,林草覆被的增加的同时区域蒸散量也急剧增加,进而影响到区域水资源本底。同时,土壤干化造成的水分胁迫还将导致植被死亡。通过何种手段能够保障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厘清植被变化与水资源关系的调节机制,也是国内外生态水文学重点关注的课题。本研究旨在应用生态水文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的,探讨黄河中上游典型小流域植被变化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揭示植被变化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为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荐圣淇
|
7 | 2021/11/05 23:32 | 邬* |
论文题目:黄土高原径流过程辨析及模拟研究
论文摘要: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黄河水沙情势发生显著性变化。在这一变化环境下,水文一致性遭到破坏,基于水文一致性条件下研制的水文模型难以适用。通过暴雨洪水数据挖掘降雨-径流过程,理解下垫面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产汇流机制影响过程是研究新型水文模型的关键问题。为此,本研究开展以下3方面工作,首先,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按照“支沟—小流域—大流域”三种空间尺度,对黄土高原近50年地表产汇流机制的可能性转变进行多时空尺度探索研究,揭示黄土高原产汇流机制时空变化规律;然后,基于多尺度场次洪水的主导产汇流机制辨析成果,以土壤含水量为控制指标构建基于网格的动态超渗-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框架,通过大数据技术模拟“网格水滴”运移轨迹,以此精细刻画黄土高原降雨-径流过程。最后,应用研制的新型水文模型开展黄土高原多个典型流域1960~2010年水文模拟的对比分析。主要成果如下:(正在完成,尚缺少黄河流域典型支沟数据验证)
论文类型:博士论文
导师姓名:胡彩虹
|
8 | 2020/12/11 05:23 | 李*朋 |
因科研任务需要,需申请贵单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题数据,希望贵单位批准。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水热耦合平衡理论的黄河上游径流演变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 项目负责人 吕锡芝 联系方式:15515733131 邮箱:nihulvxizhi@163.com 主要研究内容:近50年来黄河径流量减少现象已引起政府决 策部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而Budyko假设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一 个新的视角。本项目以黄河上游为研究对象,明确气象因子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序列变异特征,揭示黄河上游径流过程演变规律特征;基于Budyko假设理论公式,推导敏感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明确黄河上游径流演变驱动机制;基于各敏感性系数随气候因子和下垫面因子的响应关系,确定敏感性系数的区域差异性。
|
9 | 2020/11/30 19:44 | 张*香 |
论文题目:黄河中游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和互相增益的协调关系,深入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直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探索影响这些相互关系的驱动因素,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总体效益/保证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从而为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类型:博士学位论文
|
10 | 2020/09/22 04:36 | 赵*琨 |
您好,本人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在读硕士,因个人研究需要西峰站的相关数据,来进行西峰站两个对比沟的径流、输沙过程模拟、其降雨后雨水入渗量和产流量的对比研究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造成土壤侵蚀程度研究等。特此向贵站申请数据的下载。望同意,在此表示不尽感激。
|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