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为1991-200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砚瓦川径流站逐日蒸发数据,测量蒸发皿使用20cm,每年12月,每天进行观测,观测要素有逐月蒸发量、逐月最大蒸发量、逐月最小蒸发量、年统计最大最小蒸发量和冬冰初冰时间等基础数据;观测精度0.1mm。每日8时观测一次,封冻期间每五日观测一次。蒸发皿的蒸发量用同规格雨量杯或专用台秤观测。蒸发皿的原状水为20mm,在前一天8时用量杯盛水20mm,注入皿中经24小时后将皿内剩水倒回量杯中,其减少量即为本日的蒸发量。观测后再换清水,使皿内保持20mm的水量。皿内有雨水降入时,应在观测记录时减除降水量即得该次实际蒸发量。
采集时间 | 1990/01/01 - 2000/12/31 |
---|---|
采集地点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砚瓦川流域 |
海拔 | 980.0m - 1340.0m |
数据量 | 92.0 KiB |
数据格式 | Excel表格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分 |
坐标系 |
观测后再换清水,使皿内保持20mm的水量。皿内有雨水降入时,应在观测记录时减除降水量即得该次实际蒸发量。当皿内有冰时,应用称量法观测,将皿内注入20mm清水,在台秤上称其重量(g),将台秤刻度定在注入20mm水的重量处,观测日,将蒸发皿(含冰)放在台秤上,用雨量杯向蒸发皿加水,至台秤持平,加入水量即为累计蒸发量。
1)如果算出蒸发量为负值,则一律记为“0.0+”。 2)因在规定的观测时间内蒸发皿结冰,而改在不结冰的时间进行观测之日,应在蒸发量数值右侧加“B”符号。 3)结冰期内,如果几天观测一次蒸发总量,则应将总量填记在观测之日的格内,在停止观测各日的格内填记“↓B”符号。但跨月者,应按日数的比例,算出分配到前月的蒸发量,记到该月末日格内,再以蒸发总量减前月的蒸发量,算出分配到后月的蒸发量,记到观测之日格内,两个数值均加分列符号“Φ”,其余各日均填“↓B”符号。 4)观测资料缺测时可进行插补,但插补的时间在一旬内不得超过3天。 5)非结冰期间,因故缺测时,如果其后开始观测日的观测值内包括全部缺测日的蒸发量,不加结冰符号。 6)一月内有合并、分列数值者,仍当作资料齐全,月蒸发量不加括号。 7)一月内有合并数值者,以每一合并期间的总量除以相应总日数,算出该时段的平均每日蒸发量,参加月最大、最小的挑选。如当选为最大、最小时,应加括号;如果不是这种平均值而是其他数值当选为最大、最小时,一般也应加括号;只有能判定其确为月最大、最小时,才不加括号。 8)去冬今春的初冰、终冰日期栏填记从前一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期间里蒸发皿内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结冰的日期。今冬初冰日期栏填记从今年7月1日至年末的期间里蒸发皿内第一次结冰的日期。
观测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四级人工校核,分别是制表,初校,复校,审核,以确保数据质量。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3砚瓦川逐日蒸发量.xls | 92.0 K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4/05/30 22:02 | 赵*企 |
用于探究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水沙碳关系的影响
|
2 | 2024/05/06 19:24 | 塞* |
我是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的研一研究生塞夫,希望能用贵机构的数据进行基于混合深度模型的黄土高原河流水量及沙量的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准确性验证,实验所发表文章类型为期刊文章,我的导师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数据学院刘广文副教授,现在有一项项目支持,项目为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名称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淤地坝防洪预警模型研究,批准号为JY20230040,项目负责人为刘广文。希望能通过贵机构的砚瓦川流域气象降水和径流泥沙数据为径流量和泥沙预测做出相对准确的模型。
|
3 | 2023/09/27 01:05 | 宋*玉 |
收集区域基础数据资料,用于区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研究,辨析产流机制在黄土高原可能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及趋势性。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