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三门峡库区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图数据集包括河南省洛宁县、山西省垣曲县和河南省渑池县等区域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土壤侵蚀,基于空间分辨率为2米的卫星遥感影像加工获得,保存格式为tif,数据命名采用“所属重点治理区+行政区+年份+土壤侵蚀图”的形式,如“××重点治理区××县××年土壤侵蚀图”。土壤侵蚀强度划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6级。所有专题图投影均采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采用CGCS2000。
采集时间 | 2013/01/01 - 2017/12/31 |
---|---|
采集地点 | 伊洛河三门峡库区国家级重点治理区 |
数据量 | 28.6 MiB |
数据格式 | TI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25.0m |
坐标系 | CGCS2000 |
投影 | 高斯—克吕格 |
1.土地利用数据源为资源三号和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主要从水利部信息中心获取。 2.植被数据源为资源三号和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主要从水利部信息中心获取。 3.1:5万DEM主要从水利部信息中心获取。
1.基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和坡度等专题图,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叠加运算,根据划分规则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等级划分。 2.其中土地利用加工方法为基于eCognition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研究区逐年土地利用数据。最后采用三种方法对数据精度进行验证:野外样本点调查、高分辨率影像识别和Google Earth的样本点识别。 3.植被覆盖度加工方法为基于遥感估算的方法,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进行植被盖度估算。首先利用多光谱影像的近红外波段与红波段数据计算每个像元的NDVI,然后使用模型计算整个区域植被覆盖度,并根据划分规则对植被覆盖度进行等级划分,最后使用该区域遥感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基于遥感估算得到的植被覆盖度数据做叠加运算,获得每个像元的植被覆盖度信息。 4.坡度数据加工方法为基于1:5万DEM提取得到。
1.遥感影像均经过辐射纠正、正射纠正以及融合、镶嵌等预处理。 2.最小图斑面积对应的实际地物面积不小于0.1hm2,多边形无重叠、无空隙,图斑属性无空置或冗余。 3.遥感影像解译前,采用遥感影像、典型调查、与实地对照的方法建立林草样地遥感解译标志。 4.基于遥感影像,结合解译标志,提取土地利用类型。 5.解译结果复查:抽取不少于总图斑的5%进行核查。 6.野外验证样本数量和成果满足《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592-2012)的要求,对于核查图斑,抽取10%作为验证样本进行实地验证。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2013-2017年伊洛河三门峡库区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图数据集.zip | 28.6 M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3/12/05 15:54 | 浦*淆 |
用于科研项目研究,保证数据不外泄,保证数据引用时正确引用该作者
|
2 | 2023/03/21 23:42 | 王*峰 |
论文题目:未定
论文摘要:洪水过程对下垫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当前流域水文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伊洛河流域为研究区,系统收集伊洛河流域历史降雨、径流、洪水、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等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过去60年间伊洛河流域降水、径流、洪峰序列的变化特征;采用Budyko假设理论定量分析气候因素和下垫面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探究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利用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资料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转移,并结合工程建设情况探讨流域下垫面变化情况;在泾河流域研究区域上构建RRI水文模型,分别对基准期和变化期的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评价该模型在泾河流域进行场次洪水模拟的效果,分别模拟下垫面变化前后两种水文环境下的洪水过程,探讨下垫面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程度;基于PLUS模型对未来两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预测,并应用RRI模型模拟未来两种情景下的洪水过程,探讨洪水过程对未来土地利用情景的响应机理。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罗平平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