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是中国冻土区划及类型图(1:1000万)(邱国庆 等,2000;周幼吾 等,2000)的数字化,采用了区划和类型双系列体系,在同一份图上同时用区划体系和类型体系来反映在各个级别上冻土形成和分布的共性与个性。
区划体系包括三个冻土大区:(1)中国东部冻土大区;(2)中国西北冻土大区;(3)中国西南(青藏高原)冻土大区。在三个大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划分出16个区及下面的若干亚区。如表1所示。冻土区划界线的划分中,I大区和III大区的界线主要参考了李炳元(1987)的结果;II大区和III大区的界线就是青藏高原的北界,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侧和山麓线;I大区和II大区的界线在贺兰山—狼山一带。二级区的界线,在II大区和III大区中以地貌条件为依据进行划分,在I大区则以气温年较差A与年平均气温T的比值为主要划分依据,并考虑到各地的冻结深度。
类型体系基于冻土连续性、冻土存在的时间和季节冻结深度,划分为8个类型,各类型界线主要取自《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施雅风 等,1988)并参考了一些新资料,而季节冻土界线则主要以气象站资料为依据。各类型的定义如下:
(1)大片多年冻土:连续系数为90%-70%
(2)大片-岛状多年冻土:连续系数为70%-30%
(3)稀疏岛状多年冻土:连续系数为<30%
(4)山地多年冻土;
(5)中深季节冻土:可能达到的最大季节冻结深度>1m;
(6)浅季节冻土:可能达到的最大季节冻结深度<1m;
(7)短时冻土:保存时间不足一个月
(8)非冻土。
根据该数据计算的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约2.19×106km2,约占中国领土的22.83%。其中,高山多年冻土0.42×106km2,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4.39%。季节冻土面积约4.76×106km2,约占我国领土的49.6%,瞬时冻土面积约1.86×106km2,占我国领土的19.33%。
更多信息参考文献(周幼吾 等,2000)。
采集时间 | 2000/01/01 - 2000/12/01 |
---|---|
采集地点 | 中国 |
数据量 | 1.2 MiB |
数据格式 | 矢量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Albers |
中国冻土区划及类型图(1:1000万)(邱国庆 等,2000;周幼吾 等,2000)
数字矢量化
数据集通过严格的人工审核控制质量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1000万中国冻土区划及类型分布图.rar | 682.6 KiB |
2 | 中国1-1000万冻土区划及类型图-文档.rar | 514.0 K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5/02/21 00:49 | Xu****hou |
论文题目:分离冻土深度变化对径流的贡献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用作模型验证数据
论文类型:博士论文
|
2 | 2025/02/19 17:23 | 赵*昊 |
论文题目:基于离散元法的冻岩动静力学响应特性研究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研究背景及意义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杨志全
|
3 | 2025/02/17 18:18 | 王* |
论文题目:青藏高原冻土溶解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对比不同冻土类型溶解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论文类型:基础研究
导师姓名:辛存林
|
4 | 2025/02/12 17:58 | 李*龙 |
用于青藏高原中尼铁路、新藏铁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等选线。
|
5 | 2025/02/10 17:22 | 王* |
本科生毕业论文所需要的一个底图,不会随意篡改使用该数据
|
6 | 2025/02/10 05:44 | z***g |
因科学研究的需要,需要申请冰川冻土数据。
|
7 | 2025/01/20 04:36 | 马*野 |
申请喜马拉雅地区相关项目,需制作中国季冻区范围图件
|
8 | 2025/01/09 23:19 | 金*健 |
Paper title:川西高寒区露天矿边坡石英片岩冻融、干湿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研究
Paper abstract:用于论文的图片引用
Paper type:硕士论文
Tutor:王大国
|
9 | 2025/01/04 18:49 | 周*桥 |
用于冻土区划与冻土未来变化的科研学习工作
|
10 | 2025/01/02 23:51 | 桂*羽 |
清晰中国冻土的分布,探究冻土对滑坡分布的影响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